事實上,板塊二級市場走向歷來是行業景氣度的先行者,行業迎來業績、周期性拐點時,資本市場相關龍頭股總會提前反映。而興業證券、長城證券、華金證券等多機構也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下半年將迎來中長期拐點,這或是新能源汽車板塊股價走強的重要動力之一。而無論是從政策層面,還是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新能源汽車周期拐點來臨的觀點,均有著扎實的基礎。
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利好不斷。今年8月份,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包括新能源汽車制造在內的12個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也表示,我國將制定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同時,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制訂“雙積分”管理辦法,也將在近期發布實施。
而新能源汽車下半年以來銷量回暖,行業需求大幅提升預期高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也顯示,8月份新能源汽車銷售6.8萬輛(同比增長76.3%),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售5.6萬輛(同比增長95.5%),插電混動汽車銷售1.2萬輛(同比增長21.6%)。這相較于上半年銷量數據來看,有明顯提速。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21.2萬輛和19.5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9.7%和14.4%。
綜合來看,2018年財政補貼不退坡,產業鏈成本將繼續下降,整車銷量和單車利潤均有望提高、盈利彈性將持續提升。
除政策推動、市場需求提升,業績向好預期外,新能源汽車板塊整體較低的估值仍是當前震蕩市場下投資者普遍追捧該板塊的主要原因之一。板塊內:長安汽車(7.02倍)、上汽集團(10.81倍)、華域汽車(11.02倍)、長城汽車(13.95倍)、宇通客車(14.43倍)、三友化工(16.60倍)、京威股份(17.90倍)和隆鑫通用(18.24倍)等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在20倍以下。即使是月內漲幅居前的比亞迪最新動態市盈率也在40倍以下,為39.27倍。上述具有估值優勢的個股中,上汽集團、宇通客車等兩只個股后市表現最被機構看好,近30日內機構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數均在15家及以上,分別為21家、15家。
對于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后市機會,記者梳理券商研報發現,以下三大細分領域被機構普遍看好。1.新能源汽車整車,尤其是政策鼓勵扶持的電動物流車投資機會。相關個股如比亞迪、江淮汽車、宇通客車、國機汽車、東風汽車;2.關注估值與業績增速匹配的成長性零部件龍頭。推薦星宇股份、精鍛科技、東睦股份;3.動力電池及其關鍵原材料鋰資源相關的上市公司,如堅瑞沃能、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洛陽鉬業、華友鈷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