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綠動力”計劃實施范圍
從燃煤鍋爐改造向建材、煤化工、焦化等重點用煤行業拓展。全面摸清整治項目底數,逐一制定治理方案,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
○燃煤鍋爐綜合治理
凡新、改、擴建燃煤鍋爐熱源廠或燃煤鍋爐的,優先采用煤粉和水煤漿等高效環保鍋爐,嚴格執行能評、環評等規定,其他鍋爐要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加快推進以氣代煤、以電代煤工程。
○煤化工行業
運用安全、節能、環保等倒逼機制,在煤制合成氣、氨合成、尾氣處理等方面,采用先進技術實施改造。
○焦化行業
遴選一批“能效領跑者”,樹立行業標桿,提高焦化行業能效水平。嚴格控制焦炭產能,嚴把煉焦項目審批關,嚴禁凈增煉焦產能,嚴格行業準入管理,實行公告企業動態調整管理。強力推進達標治理,全面推進污染管控,達不到能耗限額標準或排放不達標的,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處理處罰。
○建材行業
水泥行業
推廣全氧燃燒、變頻調速等先進技術,鼓勵對現有回轉窯系統、粉磨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并嚴格執行水泥企業階梯電價制度。
平板玻璃行業
實施清潔能源置換改造,重點突破超薄、高強、無堿、鍍膜、高透光率等高性能產品生產及深加工關鍵技術,大力發展低輻射鍍膜玻璃、超白玻璃、光伏發電玻璃、屏顯基板玻璃、航空和車用安全玻璃等高性能玻璃產品,加大低輻射鍍膜玻璃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及新建建筑的推廣。
拓展新能源應用開發范圍
從太陽能工業光熱利用向太陽能光電利用和空氣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領域延伸,深度開發光伏發電、空氣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應用,提高新能源在工業領域利用水平,減少化石能源消耗。
○大力推廣太陽能工業利用
重點突破中高溫高效太陽能集熱、光伏發電、太陽能冷熱聯供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拓寬太陽能光熱、光電利用覆蓋面,加快太陽能工業化利用,并對太陽能集熱系統在化工、食品加工、紡織等工業領域的應用工程示范項目予以獎勵。
○大力推廣空氣能和地熱能
開發應用能滿足環保和水資源保護要求的地熱供暖、供熱水技術,積極研發推廣地源熱泵技術,開發無機超導熱管、地熱測評等產品和技術,并鼓勵在“煤改電”、“煤改氣”等工程中,將空氣能、地熱能與太陽能相結合,降低使用成本。
○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質能
重點攻克生物質能源作物品種選育、生物質大規模原料收集、纖維素轉化、低成本液體燃料制備等領域技術難題,有序推進生物質直燃和生物質氣化發電,支持具備條件的大型畜牧養殖企業建設沼氣發電裝置。
我市五大重點工程
○燃煤鍋爐節能環保提升工程
執行省超低排放標準,對于不能實現超低排放的非電站鍋爐,實施煤粉和水煤漿等高效環保鍋爐替代改造。全面淘汰轄區內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
○分布式集中供熱推廣工程
依托各類工業園區與工業集中區和城鎮供汽(熱),新建(改造)大噸位高效環保鍋爐,替代原有分散燃煤小鍋爐,形成分布式能源供應體系。鼓勵專業熱力公司集約化生產、管理,降低建設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勵應用太陽能集熱系統進行預加熱,降低燃煤消耗。
○鍋爐裝備制造產業壯大工程
加快推進煤粉鍋爐、新型水煤漿鍋爐等設計、研發和生產,推動鍋爐制造業提質增效。加快煤粉制備、水煤漿生產、新型潔凈型煤研發生產等基地(中心)建設進度,建立完善配送保障體系。加快推進高效煤粉鍋爐綜合檢測服務平臺和行業技術中心建設,形成綜合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嚴格“工業綠動力”標準
我省將制修訂一批高效煤粉鍋爐、煤粉制備等系列地方標準,有效解決運行監管缺失等問題。嚴格執行水煤漿、節能環保爐具、潔凈型煤和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標準,提高節能市場準入門檻,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同時,在煉化、焦化、鍋爐制造、煤粉制備等行業開展能效“領跑者”遴選活動。
○煤化工和焦化行業清潔生產工程
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對“雙超雙有”、超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等重點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鼓勵其他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煤化工行業,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節能減排設備,推廣除垢和防腐保溫新措施,降低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各項排放指標優于國家或地方強制標準,產品單耗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焦化行業,推廣干熄焦、焦爐余熱余能回收利用,煤調濕、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回用,脫硫廢液處理、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等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技術,提高無組織煙氣捕集和治理效率,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