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指出,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當前,全球資源危機、環境惡化、氣候變化影響等問題日益突出,推動能源革命、促進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并致力于推動能源轉型變革,把推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作為中國能源發展的基本國策,確立了“節約、清潔、安全”的戰略方針和“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綠色低碳、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明確了到2020年、2030年發展非化石能源和節能減排方面的目標,向世界作出了鄭重承諾。
陳雷強調,水電是當今世界技術最成熟、開發最經濟、調度最靈活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中國政府堅持把發展水電納入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優先領域,作為生態文明建設、能源供給革命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積累了寶貴經驗。一是在發展理念上,堅持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引領,立足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建設生態友好型水電工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二是在戰略布局上,落實主體功能區和流域綜合規劃要求,統籌大中型水電建設和小水電開發,統籌常規水電和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合理規劃水電能源基地和水電開發格局,科學有序開發水能資源。三是在項目論證上,堅持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扎實開展水電工程項目前期論證,充分考慮生態影響和水庫移民問題,促進多贏共贏。四是在調度運行上,按照興利服從防洪、區域服從流域、電調服從水調的原則,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協調防洪、供水、發電、航運、生態等目標要求,開展科學調度、動態調控,努力實現最優目標。五是在改革創新上,強化水電關鍵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實施“互聯網+”智慧能源行動計劃,健全水電開發政策體系、投資機制和管理制度,不斷增強綠色水電發展后勁。六是在對外合作上,堅持開放發展、合作共贏,與80多個國家建立水電長期合作關系,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擔水電建設任務,在非洲開展小水電“點亮非洲”行動,為推進世界水電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陳雷強調,小水電具有就地成網、就地供電、技術成熟、經濟可行等突出優點。作為世界小水電發展大國,中國政府堅持治水與辦電結合、開發與保護統一、新建與改造統籌、建設與管理并重,大規模實施新農村水電電氣化縣建設、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和農村小水電扶貧工程,對老舊水電站進行增效擴容改造,探索建立水電資源開發貧困戶直接受益機制,成功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小水電發展道路,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節能減排、改善民生福祉、推動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陳雷指出,今年是中奧建交四十五周年,長期以來,中奧兩國在水資源管理、水能開發、水環境保護等領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兩國關系迎來重要發展機遇。他就深化中奧水利水電合作提出三點倡議。一是進一步加強政策交流對話。共享兩國水管理和水能資源管理的最新戰略和政策,鼓勵兩國水利水電科研部門、流域機構和相關企業之間開展互惠務實合作,積極參與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活動。二是進一步拓展技術合作領域。圍繞水資源可持續管理與保護、水電開發、流域管理、防洪減災、水生態修復、氣候變化水資源影響等領域,加強科技合作、信息交流和人員培訓。三是進一步引領世界水電綠色發展。充分發揮中奧雙邊水利水電合作機制優勢,開展綠色水電標準交流與共享,積極參與世界綠色水電開發和全球水治理進程,共同推動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
魯佩萊希特對奧中水利合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奧中兩國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兩國在水資源管理領域合作成效顯著,在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機制下開展的小水電交流合作成果豐碩。奧地利水資源豐沛,在水電運營管理、提高能源效率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奧地利期待與中方進一步深化在水資源和水電開發領域的交流合作,分享成功經驗,開展聯合研發,共同提高兩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水電可持續運行的能力和水平。
艾琳娜在致辭中強調,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加劇等水安全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她高度贊賞中國政府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大力支持,以及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資源和能源效率目標。她表示,奧地利將積極參與中歐2020戰略議程合作和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活動,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在水資源和小水電領域的政策對話、聯合科研與企業合作。
研討會期間,陳雷與魯佩萊希特舉行了會談。雙方高度評價兩國在水資源管理和小水電領域開展的務實合作,深入交流了兩國在供水保障、污水處理、河湖保護、防洪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成功經驗,并就進一步加強兩部交流合作、推動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建設達成了廣泛共識。
研討會上,13位中奧政府官員和水利專家圍繞綠色生態水電、提高能源效率、水電多雙邊合作等議題作了交流發言。中奧兩國水利部門、流域機構、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近150名代表參加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