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3日,住建部發布《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提出積極開展建筑業3D打印設備及材料的研究,探索3D打印技術運用于建筑部品、構件生產,開展示范應用。隨著3D打印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其產業化發展路徑也被社會所關注。日前,記者從廣陵經濟開發區獲悉,佳源盈創將在10個城市開發由3D打印建筑構成的小區,揚州將作為10個城市之一,進行首批示范試點。
積極推進
3D打印建筑示范項目落戶揚州
3D打印技術的日益成熟,不僅帶來了建筑工藝、建筑材料的革新,也為3D打印技術與建筑業融合發展創造了契機。不久的將來,3D打印建筑技術將在揚州落地生根。
“經過前期緊鑼密鼓的洽談,佳源盈創將把3D打印建筑10個城市示范項目之一選定在揚州。”廣陵經濟開發區招商一處處長季泉告訴記者,此外,還將在揚建設3D建筑研發中心及后續生產基地,進行市政配套項目應用等。
“揚州對于創新技術的認可度高,推進速度也很快,示范項目將率先在揚州啟動。”盈創董事長馬義和說,在不久的將來,揚州老百姓就能看到由3D打印建筑技術打印出來的房子。
“吃進”垃圾和尾礦“吐出”房子
提起建筑工地,不少人腦海里會浮現出施工人員砌磚抹灰、車輛進進出出運送各種建筑材料的畫面。3D打印建筑技術將改變這種傳統建筑模式。幾名技術人員按照設計師的要求操控3D打印設備,房子就可以一層層地被打印出來。
在盈創公司位于蘇州工業園的生產基地上,園林別墅、三層聯體小樓、六層公寓等3D打印樣板房一一亮相。記者注意到,一棟由3D打印建筑技術建造的蘇式庭院小別墅灰墻灰瓦,客廳、廚房、臥室一應俱全。走近了看,墻上一塊磚都沒有,墻體呈現出年輪蛋糕般的螺紋結構。
項目負責人介紹,3D打印設備“吃進去”原材料,就可以“吐出來”一棟樓。而且3D打印建筑作為一種全新的建筑方式,最大亮點就是建筑垃圾再利用,回收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和尾礦,通過技術處理、加工、分離,使之成為3D打印建筑“油墨”的原材料。
“城市就是一座再生礦山,現在再生資源占城市垃圾的1/3,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作為3D打印的原材料。”馬義和說,揚州是一座生態園林式城市,他們將更加著眼于生態,把這些元素融入到項目建設中去。
以點帶面
技術應用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未來,3D打印建筑技術有望替代傳統建造方式。”馬義和表示,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消費者對個性化需求的提升,預計將來很多建筑會采用3D打印技術。相較于傳統建筑方式,3D打印建筑技術能大大縮短工期,提升效率,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在3D打印建筑技術方面,尚未有明確的國家標準。建筑企業不僅要對外形,更需要對內部結構、綜合強度、剛度、防火性、使用年限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馬義和表示,3D打印建筑涉及房產安全、人身安全等諸多方面,在當前缺少國家標準的情況下,企業將嚴格按照國家現有的建筑標準規范等施工。
“隨著3D打印建筑技術的日益完善,特別是3D打印建筑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成功應用,3D打印建筑技術有望引領建筑業未來的方向。”廣陵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系列項目的落地將促進相關產業的轉型發展、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