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功能
該軟件信息采集的主體部分是作物水分信息,包括土壤含水量、莖直徑變差等,主要功能:一是作物及環境因子基本數據采集、整理和分析;二是灌溉決策指標的計算與預報;三是依據單一指標的灌溉決策和依據多指標的綜合模糊決策。模型的應用驗證結果表明預測的絕對值偏差最大不超過10%,模型精度完全可以滿足生產中灌溉預報的要求。
(二)技術要點
該技術由作物水分信息采集設備和灌溉預報與決策支持軟件組成,通過實時采集到的作物水分信息指標或人工輸入不同作物的灌溉控制指標(土壤水分指標、莖直徑微變化指標或蒸騰速率等),再根據所選擇的作物種類、土壤信息、降雨資料等,利用灌溉預報與決策軟件進行作物需水量的預報,經過綜合分析作出是否需要灌水的判斷,確定作物灌水的時間和灌水量。
在作物水分信息采集方面研制開發了作物莖直徑變差傳感器,建立了一套基于莖直徑變化無損實時監測診斷作物水分狀況的技術和系統,實現了作物水分信息的無損、實時、連續監測和自動采集。灌溉預報與決策支持軟件包括數據采集與分析模型;土壤墑情預測和作物耗水量預報模型;灌溉決策和灌溉控制模型。該軟件能夠根據作物種類、作物生育階段、土壤類型、降雨資料、土壤含水量、莖直徑變差等信息進行作物需水量的預測預報,采用模糊邏輯和人工神經網絡技術決策作物灌水的時間和灌水量。
該項技術的突破和創新點:一是開發研制的監測診斷作物水分狀況的莖變差設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國家發明專利;二是“智能化灌溉預報與決策支持系統”軟件,采用模糊邏輯和人工神經網絡技術解決了灌溉領域的復雜、模糊和高度非線性問題,開發了基于多指標模糊決策技術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統。
(三)適應區域
該技術可在黃淮地區小麥等作物生產中進行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