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印發《關于加快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涉及大氣污染防治裝備、水污染防治裝備、土壤污染修復裝備、等8個重點領域。要求到2020年,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明顯增強,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創建百家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根據2016年發改委印發的《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到2020年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2.8萬億,環保設備產值在其中的占比將超過三分之一,上游裝備產值的大幅提升表明我國環保行業處于治理的集中投入階段。
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龍頭企業是最大獲利者
目前,我國環保裝備行業集中度偏低,據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統計,2014年1320家環保裝備制造企業主營收入為2766.78億,主營業務利潤為200億,而全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為5111億。因此,《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要求到2020年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創建百家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一批由龍頭企業引領、中小企業配套、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聚集區。龍頭企業本身具有產能、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又將獲得政府的傾斜扶持,預計未來行業集中度將提升,龍頭企業將是最大的獲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