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能減排攜手公益?在很多人心目中,這或許是兩個相距很遠的名詞。昨日,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節能減排公益與社會責任論壇上,中國節能減排公益聯盟(以下簡稱“公益聯盟”)宣布正式啟動。
該公益聯盟將通過搭建全國節能減排公益服務平臺,倡導節能低碳綠色發展理念、推廣節能低碳先進技術、支持節能減排項目,以此推進國內節能減排工作進程。
以“節能減排公益”為主題的論壇,專家的精彩論述,嘉賓的觀點碰撞,將會帶給我們怎么樣的啟迪與驚喜?
社會責任與公益行動
全國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理事長王忠敏認為,“節能減排公益與社會責任”論壇將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以突出節能減排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聯系,通過一系列措施,達到堅持節約能源資源,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低碳發展的目的,尤其是履行每個人及所在組織應有的義務,落實我們應盡的社會責任。
上世紀70年代,“社會責任”的術語才被廣泛使用。社會責任最初被定義并局限在社會捐助等慈善活動中;后來發展到保護勞工、維護消費者權益、反對欺詐等方面;再后來又上升到人權、環境和反腐敗等領域。
所以,在王忠敏看來,對于標準而言,強制執行和自愿執行有著本質的不同。強制執行存在著對抗,自愿執行才體現公益。創新機制打造公益聯盟
說到公益,很多人容易將其與慈善混淆。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媒體事業中心主任苗懷忠認為,公益首先是一種社會責任,其次是一種積極幫助他人的行動。公益聯盟就是要通過設計好的公益產品,更好地幫助企業及其他社會組織盡社會責任。
公益聯盟一開始就將目標瞄準了國內頂尖、一流的社會機構作為合作伙伴。以聯合政策制定者、技術推廣者、資金提供者,共同打造權威的社會公益組織。
據介紹,為滿足利益相關方面的合理訴求,公益聯盟未來的主要工作有四個方面:一是技術推廣,重點推廣節能減排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經驗。二是通過評選等方式,對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個人予以獎勵,通過成本補貼等方式,對具有典型節能項目予以支持。三是與院校合作,培養低碳人才。四是促進節能減排相關企業與機構的國際交流。
苗懷忠希望,無論是高耗能企業,還是節能環保企業,特別是先成長起來的優勢企業,能夠積極支持公益聯盟,支持減排事業,共同做大做強節能減排事業。
幫助企業撬動市場提升水平
中國的節能減排事業,從上世紀90年代起步,最近10年處于高速發展期,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瓶頸。
業內人士分析,工業節能降耗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僅體現在用能企業領域。以節能設備生產商,節能服務公司為代表的眾多節能公司,同樣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方面,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集中度低,龍頭骨干企業帶動作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企業限于自身的規模,資源有限,技術開發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導致部分關鍵設備仍需依賴進口。最關鍵一點,盡管國家也經常出臺相關技術標準,但這些標準比較分散,確實技術細節以及可操作的標準,使得執行不力。
為此,中超聯合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安東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非常需要真正能幫助他們的社會機構。盡管目前節能減排領域的社會中介機構,協會組織很多,但真正高舉公益大旗,把節能減排放在公益事業角度的,中國節能減排公益聯盟算是較早的。
唐安東希望,公益聯盟能發揮自身在技術權威、公正的優勢,以公益平臺為支撐,真正幫助企業撬動市場,提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