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救援熱線96333 杜旭濤/攝
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是由國家質檢總局主辦,為全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建設質量強國,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動員全社會重視和加強質量工作而開展的一項活動。目前,全國已有11個城市獲得授牌。近年來,西安市扎實開展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踐行“抓質量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務必強質量”的理念,專門成立了由西安市長董軍為組長,34個市級部門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覆蓋產品、工程、服務、環境、經濟運行等十個領域,不斷解決“吃、住、行、用、娛”五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持續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今年9月初,西安市高分通過省級預驗收,正式報請國家質檢總局驗收。12月28日至29日國家質檢總局將對西安市開展現場驗收工作。
讓天藍水清 吃住行更安全放心
為解決居民飲食安全問題,西安大力扶持建設放心早餐、工作快餐、放心糧油、放心饅頭、放心豆制品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合理布局銷售網點,讓上班族、中小學生早餐質量無憂。
在安居工程方面,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建設保障性住房54.7萬套,解決了40.14萬戶、約130萬人的住房困難問題。同時,全年全市大中型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100%。除此之外,西安建立地鐵、公交車、出租車、公共自行車“四位一體”大公交體系,方便群眾出行。
作為全國知名的旅游城市,西安一直積極開展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出臺旅游專項獎勵政策,旅游綜合接待能力和經濟效益連年上升,游客滿意率達到90%,并獲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
近年來,西安大力推進的治污減霾工作也開始初顯成效,渭河“三年變清”目標如期完成,新增生態水面和濕地共9614畝;造林11.5萬畝,新增城市綠地450萬平方米;2014年上半年西安收獲134個優良天,較去年同期增加54天。
西北首個電梯救援熱線
2015年7月14日,在古城西安,西北首個“96333”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監控中心成功運行,建立起全市電梯三級應急救援網絡,“96333”24小時電梯救援熱線開通,在實現電梯困人故障的快速救援表現,贏得市民的廣泛贊譽。據介紹,從熱線開通到10月7日,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96333”共處置各類電梯應急事件2590起,解救被困人員3532名,救援人員到達困人電梯現場平均用時16分鐘,遠低于國家規范要求30分鐘的要求。
此外,西安市政府率先在全國出臺《西安市電梯安全條例》,使電梯安全監管有法可依;深化特種設備安全“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開展氣瓶充裝站、電梯等專項整治,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水平穩步提升,萬臺設備死亡率為0.1,遠遠低于國家0.46的控制指標和全國0.39的平均水平。
在全國范圍內的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情況下,西安市不斷加強特種設備安全檢查,開展對氣體充裝單位、大型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專項整治,建立“打非治違”長效機制,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非法使用等違法違規行為;開展電梯安全大會戰,嚴格排查全市電梯安全隱患;探索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化解責任糾紛,提升監管水平。
質量惠民為百姓交上滿意“答卷”
2013、2014年,西安市用于質量建設的工作經費分別為6.3844億元和6.7880億元,分別占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1.27%、1.16%。2015年用于質量建設經費預算安排10.1485億元,約占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1%。大大超過《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考核驗收細則》所規定的指標要求。
開展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實施質量惠民工程,無疑是對質量發展依靠人民、質量成果惠及民生最深刻、最充分的解讀。2014年,西安市榮獲國家“年度質量魅力城市”稱號。質量工作順民意、聚民力、惠民生、得民心。2015年市民質量滿意度達到83,領先于全國通過驗收的示范城市。
一切以百姓幸福為出發點,一切以百姓安全為宗旨……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西安將為百姓交上更完美的質量“答卷”。